-
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參比室副主任金聰研究員日前透露,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DNA-rTV疫苗啟動了多中心臨床試驗。
-
由北京醫藥行業協會與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醫藥健康創新展覽會(IMHI 2019)暨2019首屆中國藥谷高峰論壇”日前舉行。
-
“兩年來,我一直帶著縱膈腫瘤生活,老感覺不舒服。”家住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歐老先生聽說龍泉醫院有華西醫院專家指導,立即前去治療。華西醫院派來的心胸外科特聘專家王允教授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和醫護團隊反復研究討論后,決定實施微創胸腔鏡經劍突下縱膈腫瘤切除術。
-
一直以來,創新藥物可及性低(可及性是指某種事物或某種技術所能涵蓋并達到的效果),是阻礙患者獲得生存希望、改善生活質量的最大短板。
-
探求人類基因奧秘,始終是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國內兩支尖端科研團隊近來攜手攻關,共同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質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有助于更深一步了解生命發育過程。相關科研成果已通過長文形式發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
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獲悉,在5日召開的京津冀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協同監管發展研討會上,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藥監局簽署《京津冀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區域聯動合作框架協議》等合作文件。
-
5日9時,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居民宛先生坐在家里沙發上,拿著手機進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云診室”,在線和之前初診過的盛京醫院第一心血管內科病房副主任趙玫醫生“面對面”交流,足不出戶就完成了復診。
-
“傳統制藥方法講究火候,如要用文火炒至藥材表面微黃,用武火炒至藥材表面焦褐色且內部顏色加深等。”河北省安國市一位從事中藥產業30余年的從業者說,現在他們這里完成了“煤改電”,只需放入待加工的中藥材,設定好參數,便可自動翻炒。
-
在納米顆粒上裝載識別配體,對腫瘤進行主動識別,從而實現靶向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近年來這種方式的有效性越發受到質疑。我國科研人員最新研究表明,利用納米顆粒靶向識別腫瘤是有效的,但其效果受靶向修飾模式影響明顯。
-
如同藥品一樣,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廣受關注。心臟支架、起搏器、人工關節……這些高值醫用耗材給患者帶來康復希望的同時,也因價格較高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
-
人類免疫系統一直在進化,這能幫我們更好地抵御某些疾病,但同時也有一些“副作用”。一項新研究指出,與免疫系統進化相關的一些脫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變化,可能會讓人更易患某些自身炎癥性疾病。
-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一個研究小組新發現了結核病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并成功通過一種藥物組合阻止這種耐藥機制被激活,通過兩個月治療就幾乎完全清除了小鼠肺部的細菌,且可有效降低復發感染概率。
-
玉米黃素(zeaxanthin)是光合生物的重要色素,具有保護細胞免受高光損傷的作用。它也是視網膜黃斑重要色素,具有保護眼睛、維護視覺和認知等功能。
-
“我們有理由得出結論,IFI16分子可以作為一個新的重要靶點,監測并抑制慢性肝炎的長期復發問題。”近日,在南京舉辦的首屆紫金轉化醫學峰會和醫學免疫與臨床應用高峰論壇上,蘇州大學校長、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熊思東教授透露,他帶領團隊發現的IFI16分子。
-
11月28日,2019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正式公布,眾多此前價格高企的新藥、好藥,降到了“平民價”。
2019-12-03 分享
標簽:
藥
平民
貴族